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来了(关于职业病你了解多少)
文章分类:恋爱百科 发布时间:2023-10-20 阅读: 219
从2002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确定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
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 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




















关于职业健康检查
你了解多少?
从下面的问答一起来学习吧!
↓↓↓
1.粉尘,如矽尘、煤尘、石墨粉尘、炭黑粉尘、石棉粉尘、滑石粉尘、水泥粉尘等。
2.化学因素,如铅及其化合物(不包括四乙基铅)、汞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砷化氢、氯气、二氧化硫、氨、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等。
3.物理因素,如噪声、高温、振动、激光、低温、微波、工频电磁场等。
4.放射性因素,如密封放射源产生的电离辐射、X射线装置(含CT机)产生的电离辐射、铀及其化合物等。
5.生物因素,如艾滋病病毒(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布鲁氏菌、森林脑炎病毒、炭疽芽孢杆菌等。
6.其他因素,如金属烟、井下不良作业条件等。
2.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3.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4.对工作场所采取以下职业卫生管理措施:1)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2)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3)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日常监测,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档,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5.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按照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6.职业卫生培训的要求: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劳动者享有哪些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2.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3.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4.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6.拒绝违章指挥、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7.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其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其行为无效。
1.上岗前劳动者要做到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2.遵守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或其它安全规程;
3.作业时坚持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噪声耳塞等;
4.及时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按体检机构要求及时复查相关职业异常项目;
5.发现身体出现可能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或异常,请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查或咨询;
6.积极参加用人单位开展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或通过媒体、网络搜索职业病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2.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4.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依照有关民事法律,职业病病人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5.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用人单位在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时,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6.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
关乎你我
各位在辛勤劳动的同时
千万不可忽视职业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