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农场影评(曾获得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真人短片奖)

文章分类:恋爱百科  发布时间:2023-10-20  阅读: 224

《最后的农场》是由鲁纳.鲁纳森执导的剧情短片,该片曾获得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真人短片奖。

编剧从日常生活出发,巧妙选取了一个独特视角——描述一个丧偶老人在为妻子殉葬前的一段心路历程;揭示了其与世隔绝的生存环境与生活风貌;与女儿,女婿和外孙女间复杂而冷淡的家庭关系。

影片的结构十分精妙,开场时女主已经离世,这就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情感故事的处理方式,使一个平常的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焕发出新意。

同时由于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使得故事集中而紧凑,从一个侧面增强了感情浓度。

编剧将所有篇幅集中在男主身上,用平淡而克制的笔触渲染出一种压抑痛苦的氛围。

以男主表面平静的言行反衬其内心的波涛汹涌,并在最后用一个巨大的反转——男主极端的殉葬行为给影片一锤定音,产生强烈而震撼的艺术效果。

在此过程中,由于编剧对人性的探索与挖掘,使影片在感人之余更具备了某种现实主义色彩,其对社会问题的揭露也使作品拥有的启人深思的魅力。

1. 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短短17分钟时间内,编剧通过个性化的动作和语言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立体的人物形象。

比如男主人公在吃饭时,忽然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声响起,但他却不起身去接,反而继续慢悠悠地吃着。

铃声一声响过一声,莫名有种强烈的催促感,这时镜头外的观众不禁感到焦急,然而直到下一个镜头出现,我们都不能确定他是否停下吃饭去接了电话。

这种细节的设计使人物的性格登时有了光彩,紧接着我们听见他在电话里埋怨女儿不该在吃饭时打扰他,口气很重,甚至达到了训斥的地步,一个固执严厉近乎不近人情的老人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固执是这个老人性格的基调,编剧也不时在各种细节上加以强调,比如快递员来送吃的,想喝杯女主人泡的香浓咖啡,他以妻子睡午觉为由一口回绝了。

他也没想过自己亲自去泡杯咖啡款待来客,凸现了性格中顽固冷硬的一面。

尽管如此,编剧仍然赋予这个角色丰富的性格特色,在和女儿通话时,他问起外孙女时流露出的慈爱仍然击中了观众心中的柔软。

而最感人的莫过于结尾处为已经过世的妻子涂上鲜艳的口红,在她胸前放上一本圣经。

当他凝视妻子逝去的容颜时在想些什么呢?是在追忆年少时相恋的时光,还是在回味平淡岁月里两人的甘苦酸甜?

那一刻他的目光复杂而深沉,但我们知道他是满足而欣慰的,生不同衾死同穴,他们的爱情纯净而圣洁。

编剧赋予人物矛盾的性格特征,冷硬固执的外表与柔软脆弱的心灵,这种强烈对照令人物形象复杂而立体,充满勃勃生机。

妻子的离去,令人望而却步的养老院使他决定永远留守在这片最后的农场里,成全自己也成全爱情。

2. 恰到好处的悬疑设定

由于篇幅短小,编剧必须在有限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整却又不失精彩的故事,这时对于细节的处理尤其能彰显编剧的功力。

在本片中,编剧通过各种微小的细节有效设置了几个悬念,比如开头时男主人公不理会的电话铃声,一下子引起了观众对人物乃至整个故事的兴趣。

而关于女主人公的存在则是全剧最核心的悬念,编剧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直到最后才为我们揭示了真相,虽然这中间已经流露出各种蛛丝马迹,但编剧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手法一直牵引着观众看到最后。

首先由女儿向父亲询问母亲,男主说她在睡午觉,这时大家都没有任何怀疑;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始终只有男主一人在忙忙碌碌,而丝毫不见女主身影。

晚上休息时我们依稀看见一个人影躺在床上,男主压抑悲伤的表情和缓慢脱衣的动作使观众大感异样,由于始终没看清女主的状况,令人不禁陷入怀疑之中。

到第二天快递员来送货,他提出想喝杯女主泡的香浓咖啡,男主先是说中午不喝咖啡,但在快递员软磨硬施下又说出了女主在睡午觉的借口。

无论是台词还是表情都带有明显推诿逃避的意味,这时答案似乎明朗起来,大多数观众都猜女主可能已经过世了。

但那只是可能,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确定,于是就来到了结局。这样的悬念安排和节奏设计符合观众对事物由怀疑到推断最后确认的自然心理过程,因而能始终吸引观众看完整个故事。

3. 情节因为反转而精彩

如果说编剧有意借助女主这个角色成功设置了悬念,那么围绕着男主命运走向的反转情节则是造成影片震撼效果的主要原因。

这又和男主独特而鲜明的性格密不可分,正如开头所分析的那样,男主是个固执而冷硬的人。

除了和快递员那场戏让我们看到正常的角色互动外,大部分时候都是关于男主的独角戏—-终日忙碌不堪,吃力摆弄木头等。

然而这些看似平淡的剧情下始终暗潮汹涌,正如人物周身笼罩的压抑和孤绝的气息。

在这里,编剧将矛盾冲突弱化,放到背后处理,使观众几乎难以感觉到戏剧张力。然而只要细心一点就会发现,线索早就埋藏好了。

比如开头时男主不接电话到接电话后的训斥,以及双方谈话的内容,矛盾冲突就此拉开序幕,只不过由于男主的不作为冲突没有进一步加剧和凸现出来。

女儿和父亲的这段对话中信息量十分丰富,因为它揭示了父女俩对立的根本原因——去不去养老院。

在电话里老人尝试着和女儿说起养老院,后者立即大肆渲染其环境的优越,极力劝解父亲听从她的安排。

这里我们分明感到老人的无奈与不安,他甚至没有向女儿透露妻子已经过世的事实,父女俩感情的疏离由此可见一斑。

这也奠定了整部影片压抑的基调,一个不被儿女理解又刚刚丧偶的老人,然而在电话中他们仍然约好下周见面。

由于女主身死的悬念尚未揭开,观众理所当然地期待接下来女儿将与父亲会面,甚至快递员也不无艳羡地说着老人即将要去大城市过富裕安闲的生活了。

然而正是在这里老人托快递员给女儿捎封信去,这是编剧埋下的另一个线索。

紧接着影片就进入了高潮,在女儿飞速赶来的同时,老人正庄重地清洗身体并换上一套漂亮的礼服,这个场景在全片中有着重大的象征意义。

但直到他躺在妻子棺木旁拉动绳子,泥土从倾斜的货车上落到土坑里时,我们才真正体会到老人的意图。

刹那间所有的意识都苏醒了,然而泥土倾泻而下瞬间掩盖了一切,只留下震撼的情潮一波波涌动在观众心间。

4. 矛盾冲突一直都在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个道理放在这则短片中也是成立的。

虽然编剧有意将矛盾冲突作了淡化处理,但是我们仍能从平淡无波的剧情下感受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况味。

片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描述男主的行动,但在这些动作背后却清晰地折射出他压抑孤独的心灵。

这个人物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他居住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农场上,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隐隐呈现出一种对抗客观世界的孤傲姿态。

他性格古怪,吃饭时不允许被人打扰,即使是女儿也不行;老伴过世了他仍将她置于榻上同床共枕,并且瞒住所有人的耳目,体现出他不愿意面对现实,甚至与之对峙的心理倾向。

总体来说,在其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他呈现出的是一种强硬的拒绝姿态,拒绝向任何人敞开心扉,拒绝再次投入到生活的怀抱中。

除了交给女儿一封信外,他再没有对她多说过一句话,但是这种沉默背后却带着巨大的谴责,表现出他对进养老院的强烈排斥。

然而女儿却永远也没有机会对父亲说一声对不起了,迎接她们的是一座竖着高高十字架的新坟。

所以这部短片展现地是人物内心的冲突,编剧通过对话和动作表现他心中压抑地愤懑与悲伤,并且通过殉葬的行为将冲突推向最高峰。

5. 主题的烘托与升华

影片名叫《最后的农场》,这个片名包含有好几层意思,第一是岛即将被没收,唯一的农场将不复存在;第二农场上唯一的一对夫妻相继告别人世。

由于该片是从男主的视点出发,这个农场不仅是他们为之奋斗终生的地方,也是他和妻子最后的归宿。无论如何他都不会离开这片挚爱的土地,离开相濡以沫相伴终老的妻子。

然而这个告别中却隐含着悲壮凛冽之意,它让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些无法忽略的问题。

在生命最后几天里,从男主身上我们并没有感觉到一种哀莫大于心死的绝望,相反从他与女儿谈到养老院的对话中,我们分明窥见了其内心仍未泯灭的生存意志。

然而这仅存不多的求生意识却被女儿无情的掐灭了,她或许是无意的,一厢情愿地认为父母亲可以在设施齐备的养老院获颐养天年,然而这却与老人本身的意志相悖。

在老伴去世后,老人是那么孤独,这世上唯一理解他的人都走了,而前方的生活不过是像只鸟一般被女儿丢到一只精美的笼子里,从生活的主宰变成儿女的附庸,这是他绝不能忍受的。

那开往农场的路上,外孙女不耐烦地反复问着时间。

那面无表情开着车,第一次来探视岳父母的女婿,这些点点滴滴中体现出他们对老人感情的淡漠与疏离,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这个家庭内部隐含的复杂问题。

为什么女婿从未看望老丈人等?为什么外孙女没有即将见到祖父的任何喜悦?为什么老人不告诉女儿老伴已过世的事实?

这些疑问都是编剧有意留白的地方,目的是给观众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

6. 对于选材的开掘

严格说来,这部短片主要讲述了一对老年人的爱情故事;关于此类题材的作品已经有很多。

但是编剧通过对选材的深度挖掘,将一个简单故事提高到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哲理高度,让观众能透过影像内容反思自身所处的环境。

编剧借助了老年人进养老院这个敏感的话题,将子女对老年人照料不周的社会现象放到一个突显的位置上,通过各种细节对当代老年人晚景孤独,缺乏关怀的事实进行了有力批判。

从这个意义上说,女儿女婿和外孙女都是作为与男主对立的形象进行描绘的。

关于他们的篇幅不多,只有一个镜头,但从外孙女近乎厌恶的表情上不难体会她对祖父的印象,与开头男主问起孙女时流露的爱意形成强烈对照。

编剧正是通过这样精心设计的反差来揭示问题的实质,引起观众强烈的情绪衍射。

而在父女关系中,女儿在没有充分了解老人意愿的前提下自作主张要把父母送往养老院,丝毫不考虑他们已经在农场上居住了一辈子的事实,没有想过两人心理上可能存在的排斥和不适应。

就连父亲想和孙女说几句话的小小请求都被拒绝了,这些微小的细节折射出严肃的社会问题。

老年人除了身体上的不便,在精神上更是荒芜,所以他们宁愿追随逝去老伴的步伐,也不愿独自生活在冷冷清清的精神孤岛上。

这是一个发生在荒野山村农场上的爱情故事,与许多其他浪漫唯美的情感故事相比,它未免过于朴素和平淡。

但就像快递员念念不忘的女主泡的一杯咖啡,他们的爱情也是芬芳而美好的,虽然有挥之不去的苦涩,但却因为岁月的沉淀而变得隽永而绵长。

在这个鲜有人迹的艰苦环境中,一切都那么死气沉沉,连泥土和木材的颜色都是黑黝黝的,正如男主孤寂和压抑的灵魂。

作者通过景物来渲染人物的感情,用一个失去生机的农场比照男主绝望的内心世界,用荒凉沉郁的景色反衬人物丧偶后痛苦悲凉的心情。

这种寓景于情,情景交融的手法使作品焕发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而在结尾的处理上,更将主题烘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是一个令人百味杂陈的故事,它有点冷有点暖,不同的人生体味的滋味不尽相同,但正如高高竖起在坟场上的十字架所寓意的那般,人性深处有关爱的渴望是相通的,它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为人们搭建起一架互相连接的桥梁。

内容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会员

  • 未婚 律师 2~5万 联系Ta

    uid:

    25岁 182cm 杭州萧山区
  • 未婚 其他 3~4千 联系Ta

    uid:

    44岁 169cm 丽水缙云县
  • 未婚 市场/销售 8千~1万 联系Ta

    uid:

    41岁 171cm 丽水莲都区
  • 未婚 办公室职员 8千~1万 联系Ta

    uid:

    38岁 156cm 丽水缙云县
  • 未婚 市场/销售 8千~1万 联系Ta

    uid:

    31岁 175cm 丽水莲都区
  • 未婚 其他 5~8千 联系Ta

    uid:

    36岁 167cm
  • 未婚 其他 1~2万 联系Ta

    uid:

    36岁 171cm 丽水缙云县
  • 未婚 建筑工 5~8千 联系Ta

    uid:

    25岁 165cm 丽水缙云县
  • 专注于征婚交友婚介服务 版权所有©2025 浙ICP备2023029004号-1
  • 微信扫码,进入微信版
  • 手机扫码,进入手机版
  •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