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诗经·草虫》给出的答案你认同吗)

文章分类:恋爱百科  发布时间:2023-10-20  阅读: 269

内容提要:爱的完美与精神和性爱皆关乎也。

《野有蔓草》,春水涟涟,这些都是自然之态,自然规律,自然美感,因此,循自然之道最重要。爱亦是。爱是需要滋养的,爱是精神的,爱也是欲望的。柏拉图式的爱情,心灵上可敬奉,行为上却应该敬而远之,爱一场,恋一场,求得身与心的融合与契入,生命才会饱满而厚实,人生才会完整且完美。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先秦·佚名《诗经·草虫》

似是又一年秋来到,轻鸣的蝈蝈,蹦跶的蚱蜢,它们正快乐地穿梭在草丛间,这秋的情绪,饱满也热烈,萧瑟亦孤独。不正恰似我的心情,想你念你却不得见,多么令人忧伤哀怀啊,不知如何说起。想着有一天重逢时,能依偎在你怀中,不由心绪舒展,那些徒留伤悲便会随风而逝。

春天来呢,登上高高的南山,已是鲜嫩的蕨菜采摘时。真想将那遥远的祈盼快快望穿,却依旧不见你来。你来,暖意漫漫,你来,我心愉欢。

站在南山高高的顶上,漫山遍野都是新鲜嫩绿的菜苗。不见你许久,从叶落虫鸣的枯涸光景盼到四野发芽的春回大地,始终未见你影踪。真想再次见到你,在这春光乍泄时,甜蜜地偎依你怀中,我的心便如春水潮退。

爱情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诗经·草虫》给出的答案你认同吗)

对于《诗经》的研究,不论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吸引着诸多学者乐此不彼地刨根问底,因此,《诗经》在这种延绵不断的精耕深挖下,各种思想和观念愈发广博而深邃,详实也趣味。譬如新星“不周山”系列丛书《痒》中道:“诗经之《十五国风》其实是‘大旨谈性’。这里有一个特别需要说明的小问题,便是诗经时代,性情不分;所有的情诗,都是情欲的表白与呐喊,没打算‘发乎情,止乎礼。’”

一句“所有的情诗,都是情欲的表白与呐喊,没打算‘发乎情,止乎礼。’”难免让人觉得太过绝对化,是不是有以点概全的意味呢?

不如揣摩几首,看看情形如何。

先试着再回到《风雨》中,了解一下这首爱情诗的情感走笔。诗中说“既见君子”,便是对爱人来到的一种深切幻想中,诗人借助风雨声、鸡鸣声的节奏和大小,诱发情绪波澜跌宕,情感纠结万般,于是,欲念随着这些变化和发展,也就自然而然的显现并膨胀起来,《风雨》中的女子临水照花,相思与爱慕激发其情感分泌着想象,想见到意中人,想一记温暖的怀抱,想夜深人静的时候有人拥着入眠,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情感需求表白,想得到与爱人的温暖、宠爱和相守。

相对于《风雨》,《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直接表达,更体现着一种对婚姻的渴望,对幸福的追寻,对爱悦的推崇,其爱情宣言也十分坦荡、明了,毫不遮掩地诉说着我们要在一起的真实欲望,并努力而求索之。又《野有蔓草》中以男性口吻叙述的男女邂逅故事,较之《风雨》和《关雎》中的爱情,其思想更为开化,情感更加奔放,欲望更是袒露。

诗道:“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婉兮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原来,这对在原野上不期而遇的男女,彼此一见钟情,产生爱慕之情,因为相悦,因为喜欢,因为有种难以抑制的情思荡漾在心中燎原,于是加速了他们灵魂与精神的契合,从而诱发了彼此身体上的进一步接触,乃至发生性行为关系,俗称为“野合”。其大胆、热烈、野性的情爱与肉欲的互为统一,真让人有点难以置信,大开眼界、瞠目结舌之余,也难免会疑惑,这先秦人真开明太豪放啊,真如此?

爱情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诗经·草虫》给出的答案你认同吗)

其实,这首诗歌乃是《诗经》中被大幅度删减后的作品保留之一,为了使《诗经》保持“诗无邪”的“纯真”境界,大圣人孔子开展了认真、仔细地遴选工作,大部分先秦原始原创的诗歌实则未收录于现存的《诗经》中,那些被“优化”掉的诗作,是不是与《野有蔓草》有过之无不及呢?没有人能定论,只是从孔子最终选定的诗歌中,加以他对诗经“诗无邪”的综述来看,大尺度表现性行为的诗歌被剪裁掉的可能性极大。

先秦时代民风淳朴,自由开化,虽物质匮乏,生活简素,环境恶劣,但是他们在精神上十分轻松,情感上非常放松,这种无羁无绊的心理造就了其性情的坦白、坦然,情感的热烈、奔放,又因那个时期礼、法、教、义等还未成熟有型,国家不统一,规则不完整,秩序不严明,因此,当时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不拘于框框条条的圈囿,人们在生活和情感行为上不太受具体约束,也无更多压力,从而遇见了如《野有蔓草》中的邂逅情节,擦出火花、点燃彼此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生活的问题,即是民生问题。男女,性的问题,乃是康乐问题。这精辟的阐述,引人共鸣,在《诗经》中多有体现,千年后也不乏人研究、探讨。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红遍上海文学圈的女作家苏青,曾将这句话的标点稍作移动,便变成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因为这个小小的改动,其寓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女性渴望从从父、从夫、从子等封建主义禁锢中走出来,希望社会男女平等,希望两性关系“平等”,甚至拥有性趣的主导权。

其实,在创作《诗经》的时期,较于后来的封建社会时期,在人权、两性问题上,《诗经》产生时期更能与现代意识和现代行为接轨。特别是《诗经》中的爱情观,明显是倾向和推崇两情相悦的自由恋爱方式,这不正是现代爱情故事中的核心价值观么。于此,《诗经》中的情感故事也就有其核心理念和追寻价值,也就是其真正能吸引人、感动人的内因和缘故吧。

《野有蔓草》中说:“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冬去春来,秋藏春放,春天饱含生机,饱含野望,饱含生命,饱含万物生的一触即发,这种酝酿,是最深沉的等待,最艰难的隐忍,最渴望的迸发。当大地野有蔓草时,去年秋天开始蓄积的那些“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情绪,经过冬天的沉寂和冷浸,正是春情烂漫时。看那,高高的南山上,漫坡发芽着鲜嫩的蕨菜,还有各色的新鲜的时令的菜苗,四面八方涌动的膨胀空气扑面而来,潮起潮涨间,一切蓬勃青春着。这时,眺望远方,会触发什么样的感触呢?

爱情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诗经·草虫》给出的答案你认同吗)

诗人说:“未见君子,忧心惙惙。”看来那心中念念想想的人儿至今未归,从去年开始便幻想着他能出现眼前,却一直未能如愿,等了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对他的思念愈发频繁,而他的身影仍旧模糊依稀中。站在高处往远望,想他来,他一定会来,邂逅在这美丽的春天里,这艳丽的春花绽放中,静静地偎依在他身旁,轻轻地拥他怀中,该是多么美好而心悦的情景啊!

草虫与阜螽是活泼的,前者清歌漫唱,后者舞蹈跳跃,如影随形在彼此身旁,和谐相处,和谐生活。这两者之间恰似“异种同类”的关系,不正好说明男女之间的呼应和融合情形么。

《周易》中说:“男女觏精,万物化生。”因此,这里的“既觏”许是已婚的一种表述,由此推测,思念和被思念者或已行“周公之礼”,而此刻的相思苦楚,若能以男女情事辅以安慰,宽以心情,精神必定恣意。那些痛苦和难受,当是立即就消失了。这种似是而非的写意,正是后来人揣度的难点和疑点,写法独特,思维新颖、创意颇巧,诗中意味更浓,悬疑更深,虚实变幻莫测。“未见”“既见”“既觏”,见与不见,见到与未见到,见到后的情形,这三种情感变化在变幻中形成鲜明的对比。清朝文学家方玉润曾道:“本说‘未见’,却想及既见情景,此透过一层法。”他对诗中以虚衬实的手法作了简明扼要的深入浅出的评说,直击诗中实质和“要害”,非常精准。

爱情真是折磨人的东西,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一作现代人所写)曾写道: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喜欢

《见与不见》,我都如这般的相思着你,寂静、欢喜,不离不弃!圣僧的感情如此,在凡人的情感世界里,心不更似那扇关不住的放肆阀门么,春水流,春水流,从冬流到消融,从古流到传说,从想念流到日子中。

那些最为朴素、执着、奔放的爱情故事,如同《诗经》中的情感一般,相爱的人儿始终保持着一颗初心,一份任真,一种自由,他们在那一片澄澈、清亮、流动的水域里,找寻一方神秘的桃花源,那便是世间有情人的伊甸园,方外世界。

梦的开始,梦的收梢,无非爱情。“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中的爱情,生命中永远的追寻。

内容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会员

  • 未婚 律师 2~5万 联系Ta

    uid:

    25岁 182cm 杭州萧山区
  • 未婚 其他 3~4千 联系Ta

    uid:

    44岁 169cm 丽水缙云县
  • 未婚 市场/销售 8千~1万 联系Ta

    uid:

    41岁 171cm 丽水莲都区
  • 未婚 办公室职员 8千~1万 联系Ta

    uid:

    38岁 156cm 丽水缙云县
  • 未婚 市场/销售 8千~1万 联系Ta

    uid:

    31岁 175cm 丽水莲都区
  • 未婚 其他 5~8千 联系Ta

    uid:

    36岁 167cm
  • 未婚 其他 1~2万 联系Ta

    uid:

    36岁 171cm 丽水缙云县
  • 未婚 建筑工 5~8千 联系Ta

    uid:

    25岁 165cm 丽水缙云县
  • 专注于征婚交友婚介服务 版权所有©2025 浙ICP备2023029004号-1
  • 微信扫码,进入微信版
  • 手机扫码,进入手机版
  •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