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夫妻百事哀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吗(为什么这种思想会流传至今)

文章分类:恋爱百科  发布时间:2023-10-20  阅读: 221

进城打工人基本都是从出租房开始的,比如地下室、群租房、建筑工地简易房。

有人夫妻分离,有人父母孩子分离,进城是以不完整的家为代价,尽可能地压缩消费,以备拿更多的钱回到老家。

这就是中国农民进城打工的缩影。

有人说这是“贫贱夫妻百事哀”。

“贫贱夫妻百事哀”,现在的理解一般是指贫困的夫妻,生活艰难,事事悲哀。

但你真的理解“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含义吗?

“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遣悲怀三首》的第二首,全诗是这样的: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贫贱夫妻百事哀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吗(为什么这种思想会流传至今)

元稹

元稹思念自己的亡妻,曾经和妻子同贫贱共患难,如今睹物思人,施舍旧衣、封存针线、怜惜婢仆、梦送钱财,事事引发自己的哀思,所以才有感叹“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实我们这个时代,贫贱夫妻的悲哀,不是由于贫困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陷入无限的内耗、无限的纠结模式,极度敏感,不接纳不同的建议,看不到希望,没有一丝精力去做重要的事情,导致在贫困里无限循环。

但是你家真的贫困吗?2020年中国就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所谓贫困只是向上比较的阴影。

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如今的人们,生活的最安定幸福,农村人进城打工,是在有农村下限的基础上去谋求更好的生活,是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不是为了伤春悲秋。

所以拿到现在“贫贱夫妻百事哀”,是对古人本义的恶意曲解,是悲哀人自身的无病呻吟。

内容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会员

  • 未婚 律师 2~5万 联系Ta

    uid:

    25岁 182cm 杭州萧山区
  • 未婚 其他 3~4千 联系Ta

    uid:

    44岁 169cm 丽水缙云县
  • 未婚 市场/销售 8千~1万 联系Ta

    uid:

    41岁 171cm 丽水莲都区
  • 未婚 办公室职员 8千~1万 联系Ta

    uid:

    38岁 156cm 丽水缙云县
  • 未婚 市场/销售 8千~1万 联系Ta

    uid:

    31岁 175cm 丽水莲都区
  • 未婚 其他 5~8千 联系Ta

    uid:

    36岁 167cm
  • 未婚 其他 1~2万 联系Ta

    uid:

    36岁 171cm 丽水缙云县
  • 未婚 建筑工 5~8千 联系Ta

    uid:

    25岁 165cm 丽水缙云县
  • 专注于征婚交友婚介服务 版权所有©2025 浙ICP备2023029004号-1
  • 微信扫码,进入微信版
  • 手机扫码,进入手机版
  • 返回
    顶部